2022-10-22 10:14:13
此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,贵州乌蒙山区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,莫家更是这个小山村最穷的一家,原因是莫家生有三个儿子,分别是莫大、莫二、莫三,户主在生下莫三后就已经去世,他女人甘氏独自将三个儿子辛苦抚养长大。
时年,莫大30岁,莫二28岁,莫三25岁,三兄弟长的人高马大,比同村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米55高出了一大截,可由于贫穷均未娶妻。这里大家可能不明白了,既然人高马大又没病没灾的,应该是壮劳力,怎么会那么穷呢?这里我稍作解释:当时干活是集体出工,挣一样的工分,而人高马大就比别人吃的多,穿的也多,所以就比别人穷了。
甘氏自感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恐来日不多,就想在有生之年给儿子娶上媳妇,她积攒了多年也才存了十几元钱,连娶半个媳妇的钱都不够。一天,媒婆告诉她,临村有个刚过门的媳妇,不到一月新郎就死了,婆婆认为是新媳妇克死的,就托她急着把媳妇赶出去。甘氏让她去问问要多少彩礼?媒婆问回来告诉她,他们娶来时前后花了60多元,起码要30元。甘氏哀求道“我只有15元,您劳累,再去问问看行不行?”最终,这门婚事就以15元成交。
媳妇娶进门那天,甘氏又犯难了,这媳妇是给哪个儿子娶的呀?于是她把三个儿子叫过来一起商量,老大说“给老二吧,我都30了,就这样算了。”老二说“给弟弟吧,别人20就结婚了,他都25了”,老三说“给大哥吧,大哥不先娶,我们怎么可以娶。”正当三兄弟互相推让之时,甘氏突然生出奇想,她说“我们家不可能有钱再娶第二个媳妇了,我不想带着遗憾闭上眼睛,你们要真孝顺娘,就共用一个媳妇吧。”开始三弟兄无论如何不答应,但经不起她的寻死觅活,最后只好默认了。
可又一件事出现了问题,三兄弟同意了,人家媳妇会同意吗?甘氏对儿子们说“这事由我来跟她说”,等到婚宴结束,客人散尽,甘氏走进婚房对媳妇开始诉苦,又说娶媳妇多么不易,还说这一世做牛做马也要善待媳妇,媳妇感动的抱着甘氏痛哭,庆幸终于遇到了一个好婆婆。接下来甘氏说想让她给三个儿子做媳妇时,媳妇开始是震惊,接着大哭不止,由于有甘氏前期的铺垫,并没有寻死觅活,甘氏临走时对媳妇说“你若不愿意,我也不勉强你,你就当我亲闺女一样生活就是了”。
甘氏出去后对三个儿子说“从现在起,你们谁也不要去招惹她,以后就当亲妹妹一样对待她”。媳妇姓章,时年22岁,祖辈是从山东一带移民过来的,她长的比当地人高大的多,前夫只到她脖子根,当时媒婆到她家说媒时,说跟她长的一般高,可嫁到时才发现像个小矮人,木已成舟,只能这样凑付活下去了,嫁到没几天,屋顶开始漏雨,她让小丈夫爬上去整理一下,还没等爬到屋顶就滚下摔死了,那个婆婆每天骂她,还不让她吃饱,就差没动手打她了,若长的也小一点,非被打死不可。
章氏到了莫家后,甘氏对她像亲闺女,三兄弟对她像亲妹子,这时山村开始了土地承包,莫家都是壮劳力,他们除了精心种好承包地外还开垦了荒地,种植蔬菜到集市去卖,给章氏买了新衣服,还买了理发用具,章氏把三兄弟每天整理的干干净净。莫大忠厚老实,莫二善解人意,莫三聪明活泼,章氏渐渐地爱上了他们。三兄弟都没上过学,章氏教他们认字、写字,他们戏称她老师,章氏娇怒道“不许叫老师,叫婆娘”。一日,章氏撒娇对他们说“我每天给你们洗衣、做饭、刮胡子,还要教你们识字,累的背都酸了,现在起罚你们每人每晚轮流给我捶背”,这样,就开始了三兄一妻的生活。
没多久时间,村里就有人私下里议论纷纷,这个说“我看莫家有点不对劲,三兄弟种地从不分彼此”,那个说“章氏一会给老大擦汗,一会给老二搧扇,一会又给老三喂水,也不知是谁的婆娘?”还有人说“我听到他们都管她叫婆娘,你们说奇怪不奇怪?”章氏怀孕后,大家又私下议论“这还不知是谁的种呢?以后孩子生下后管谁叫爹呀?”风言风语传到了三兄弟的耳朵里,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,但也不好去论理,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独自承担,唯独章氏不在乎这些。
某日,已认识不少字的莫三从报纸上看到,已有人开始去广东打工,于是决定也到外面去闯一闯,莫三这一去就是两年,回来时带来了许多他们没有看到过的新东西,还带来了一个女朋友,并说准备春节在家结婚,章氏哭着跑进了房间,大家都不知怎么安慰她,甘氏也陪着她不吃不喝,为了婆婆的身体,章氏只能强作精神,春节一过,莫二也准备跟弟弟一起去广东,章氏再也不肯答应,她后悔,为什么要教他们识字,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呢?然而她的阻拦是无力的,婚姻法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制,最终她只能把情感深深地埋在心底。
谢谢阅读